指弹人超爱 老齐新壹代!

在我们选择拾音器的时候,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,拾音器只能在演出的时候使用吗?答案肯定是NO!

很多现代指弹演奏风格在创作以及录音的时候都会用到拾音器。钢弦吉他的风格多样,华丽的泛音,幽美的延音,刚劲的力量,以及丰富的周边效果器的使用等,拾音器的表达会更直接有力。那么琴友们肯定会说,拾音器录音会有所谓的电味,不是原声状态下充满空气感的听觉习惯,话筒录音才更真实。

对,没有错,是这样的。但是直接用话筒去表达,也会发现并不完美,而且在复杂的技巧中会显得十分的杂乱。且每根琴弦的力度并不均衡。对于环境要求以及摆放位置等声学感受,新手很难得到满意的声音反馈。

刘嘉卓指弹改编You Can't Hold No Groove

这个时候混合录音就十分有必要了。一说到话筒,就会想到啸叫,这其实是可以通过现场声学的布置避免的,只是对于习惯在舞台上乱跑的选手不是很友好。直接现场使用话筒和拾音器搭配的指弹演奏家有很多,比如本苏三大师。

甚至有更多演奏家在录音棚里,吉他上都会挂着一块大大的被动拾音器。对于初学者来说,这块闪亮的物件就是终极法宝。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买回家安装使用后发现,重金请回家的终极法宝根本没法用,甚至很难听,一度陷入自我怀疑。

对没有错,一块被动拾音器只是整套拾音系统的一小部分而已。拾音器和话筒的分轨录音,以及复杂后期处理和混音。

这是入门爱好者很难完成的。对于如今快节奏的环境,瞬间产生的想法需要的即时录音,在线直播演奏,说走就走的演出等,老齐又重新制作了一代拾音器。但是这和老款的思路大不同。我们将被动和主动电路优化到最佳状态。你要做的就是直接接到声卡上的吉他输入接口,或者全频音响上,打开音量,调整话筒和音孔的混合比例,把弦调成CGDGAD,在七品上来上一串猛烈的泛音扫弦,然后一个打板……嗯,熟悉的味道开始了……(注:熟悉的味道特指说的是以前主流一些指弹风格的味道,比如押尾、岸部真明等)

对于全局打板声的真实感,话筒无疑是最佳的选择。话筒为8mm直径的单指向电容话筒,全频段拾音,可独立使用。话筒与吉他面板为90度设计,对全局打板声的拾取比较友好。用于抵消单指向后方声音的背面进声开口改为向下设计,与音孔垂直,以更好的提高话筒对吉他内部的指向性。

磁柱表面增加黑色防锈金属镀层,大大提高防抗氧化能力,黑色酷炫,尽情演奏,无惧生锈。

作为一款纯主动拾音器,在使用方便的同时,对被动信号的细节,以及动态的还原,(什么是声音动态,就是弹的轻的时候声音小,弹的重的时候声音大,还原演奏家的力度情感),至关重要。电路部分我们升级到了,频率特性更好,保真度更高的全晶体管分立电路设计。对于需要直接录音的朋友,音质更有保障的同时,又省去了很多麻烦。通过平衡旋钮,调整音孔和话筒各自的声音混合比例,寻找到各种熟悉的音色搭配。你完全可以把全新一代拾音器,收纳到你的音色装备库里。

同样在选择拾音器种类的过程中,贴片+音孔和话筒+音孔,选择问题,我们也请教了专家老齐先生。

老齐先生认为没有完美的音色,拾音器的选择应该从风格上来区分,话筒更适合把吉他当鼓打多一点的风格,比如最近比较火的Marcin。那种箱体的空气感,会让打板更真实,更像鼓。贴片则是拾取某一点的震动,声音具有和音孔一样的干净特点,更适合旋律声,并兼顾打板声。贴片的打板声同样也会更干净,当然这种干净,因为距离击打位置,距离的限制问题,也会显得有点“假”,但是只是作为音乐风格创作需要的配器,当成一个打击乐部分,整体音乐依然完美。

话筒和贴片,在打板以及和声扫弦上都具有相同的优势。就是真实。只是作为一个背景伴奏或者用来旋律的乐器,一定是最真实的。但当我们需要把吉他当成一个乐队的时候,在乐队成员的搭配上肯定是要有主次的。歌手的音量一定是最主要的。如果只是一个话筒拾音,在击打面板巨大的音量面前,一个1弦的旋律可能显得非常的无力,所以这个时候搭配一个音孔拾音器,通过和话筒的比例调整,适当音量的打板声,会让一段旋律变得干净有力,自然的融入到背景伴奏。

如果你没有风格上的要求,只是考虑物理特性的话,贴片在舞台上,发生回授啸叫的可能,要小一些,所以我们看见不同风格的演奏家,会采用不同种类的拾音方式组合。

以上内容是老齐新一代主动双拾音系统的介绍,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选择适合自己的拾音器,同时关注老齐这款新品拾音器,无论日常练习,创作还是舞台演奏,这款极具性价比与实用性的利器一定会助你一臂之力。

这些巡演你了解吗?

指弹中国2024巡演季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