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了12345,问题一直没人处理怎么办?教你4招最狠的办法!

国务院推动的这个平台,是全国性的督查平台,能帮助公众向政府部门投诉举报。如果通过此平台投诉,问题通常会很快得到响应。比如,杭州某小区的电梯频繁故障,物业一直拖延不维修,业主连续投诉三个月无果。后来,一位业主将完整证据提交到该平台,仅用了五天,省级督查组就介入处理,十五天内完成了电梯的安全改造。

第二招:借助纪委监委的实名举报,动用法律武器

如果12345和督查平台都没有起效,可以进一步“升级”到纪委监委实名举报。运用法律和纪检的力量,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具体步骤:

1. 登录中纪委“12388”网站,或者拨打当地纪委热线,实名举报那些推诿扯皮、置之不理的干部。

2. 举报内容需聚焦于“干部不作为”,比如街道办主任收钱办低保,交警队吃拿卡要,学校领导私设小金库等违法乱纪行为。举报时务必收集好证据,如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等,切勿胡乱捏造,否则可能会反受其害。

根据《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》,对于那些漠视群众诉求的干部,纪委监委将追究责任,查实后,相关干部将面临行政问责和纪律处分。

第三招:使用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“组合拳”

当投诉对象是行政机关时,可以通过法律手段,如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,来维护自己的权益。

操作步骤:

1. 行政复议:若收到的回复不满意,或者答复超时(超过15个工作日),可以在收到答复后的60日内,向本级政府或上级部门申请行政复议。

2. 行政诉讼:如果行政复议维持原判,仍不满意,且复议答复有异议,可在6个月内向法院提起诉讼,请求法院判令对方履行相应职责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诉讼费用仅为50元,若胜诉,所有诉讼费用由对方承担,且可要求对方赔偿相关损失。例如,杭州市场监管局迟迟未处理的消费投诉,通过法院诉讼,法院判令其在20日内办结,问题得到迅速解决。

这些法律手段,能够有效突破“无人负责”的死角,让责任部门感受到压力,从而推动问题的解决。

第四招:巧用政务公开申请

根据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》,行政机关必须在20个工作日内公开12345投诉处理的具体流程和处理意见。通过申请政府信息公开,可以迫使相关部门迅速响应。

具体操作:

1. 向责任部门邮寄《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》。

2. 在申请内容中明确写明:“请公开工单编号xxx的处理过程”。若超期未答复,可依法起诉,法院支持率超过89%。

一旦信息公开申请提交,责任部门便会“紧张”起来,问题解决的可能性大大提高。

总结:

通过12345热线时,要目标明确;如果采取法律手段,必须果断决策,尽量利用最“狠”的方法。往往,当问题得到了足够的重视,解决的速度也会大大提升。同时,记住:手里有证据,比嘴上说得再多更有效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