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长时间使用手机后,您是否曾感到眼睛干涩、疲劳,甚至有些头痛?或者在夜晚熄灯后刷手机,觉得屏幕光线格外刺眼?这通常都与屏幕亮度过高有关,学会根据环境光线恰当地调低手机亮度,不仅能让视觉体验更舒适,还能有效保护视力,甚至为手机节省电量。
本文将为您详细梳理在不同系统手机上调低亮度的方法,并解释为何这样做对您的眼睛和设备都大有裨益。
基础操作:快速手动调节
无论您使用的是苹果iPhone还是各类安卓手机,最直接、最快速的亮度调节方式都大同小异。
下拉/上拉控制中心(最常用)
对于iPhone用户:从屏幕右上角向下滑动,即可呼出控制中心,您会看到一个太阳图标(☀️)的亮度条,用手指左右拖动滑块,即可轻松调亮或调暗。
对于安卓用户:通常从屏幕顶部向下滑动一次或两次,会展开通知栏和快捷设置面板,同样可以找到一个亮度调节条,拖动滑块即可完成设置。
设置菜单中的精确调整
如果您希望进行更精细的调整,可以进入手机的“设置”应用。
iPhone:请前往「设置」>「显示与亮度」,您不仅可以拖动亮度滑块,还可以开启「原彩显示」功能(如果机型支持),它能根据环境光自动调节屏幕色温,进一步缓解眼部压力。
安卓:请前往「设置」>「显示」>「亮度」,部分品牌的手机可能路径略有不同,例如在「设置」中直接搜索“亮度”就能快速定位。
进阶设置:开启自动亮度调节
手动调节虽然直接,但当我们从昏暗的室内走到阳光强烈的室外时,屏幕内容可能会瞬间变得难以看清,频繁手动调整颇为麻烦。「自动亮度调节」功能就显得尤为智能和实用。
工作原理:您的手机前置附近内置了一个环境光传感器,当您开启自动亮度功能后,这个传感器会持续检测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,并自动将屏幕亮度调整到一个与之匹配的、舒适的观看水平。
如何开启:
iPhone:在「设置」>「辅助功能」>「显示与文字大小」中,找到「自动亮度调节」并开启,或者在「设置」>「显示与亮度」中直接开启。
安卓:在「设置」>「显示」>「亮度」界面,或直接在快捷设置面板中,找到「自动调整亮度」或类似的开关选项,将其开启。
开启此功能后,您基本就无需再手动干预亮度,手机会成为您贴心的“光线管家”。
护眼加持:善用深色模式与夜览
除了调低亮度,现代手机系统还提供了其他保护视力的辅助功能,特别是在低光环境下。
深色模式:将系统界面和大量应用的整体色调变为黑色或深灰色,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,深色背景能显著减少屏幕发出的总光量,极大减轻对眼睛的刺激,您可以在「设置」的「显示与亮度」中开启,并设置为日落后自动开启。
夜览/护眼模式:这个功能会过滤掉屏幕发出的部分蓝光,研究表明,蓝光是导致视觉疲劳和影响睡眠质量的元凶之一,开启后,屏幕会呈现出温暖的黄色调。
iPhone:在「设置」>「显示与亮度」>「夜览」中设置。
安卓:通常在「设置」>「显示」中找到「护眼模式」或「蓝光过滤」,可以设定开启时间。
为何要关注手机亮度?
了解操作方法固然重要,但明白其背后的原因能让我们更主动地养成好习惯。
保护视力健康:过高的亮度会使屏幕光线过于强烈,导致瞳孔需要持续紧张地收缩来调节进光量,长时间如此极易引发眼干、眼涩、视力模糊和头痛,在黑暗环境中,高亮度屏幕与周围环境形成强烈反差,对眼睛的伤害更大。
提升使用舒适度:一个与环境光线相匹配的屏幕亮度,能提供最清晰、最柔和的视觉感受,无论是阅读长文、浏览图片还是观看视频,体验都会更沉浸、更舒适。
有效节省电量:屏幕是手机的“耗电大户”,亮度越高,耗电越快,在电量告急时,将亮度调至可接受的最低水平,是延长手机续航时间最立竿见影的方法之一。
从我个人的使用经验来看,将亮度控制权交给“自动调节”,并养成在夜晚开启深色模式和夜览功能的习惯,是一个几乎零成本却能极大提升日常使用幸福感的方式,它就像为您的眼睛上了一道保险,让科技带来的便利不至于以健康为代价,希望您能立刻检查一下自己手机的亮度设置,让它真正为您服务,而非成为负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