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广东人如此钟爱煲汤喝汤?
在中国,自古便有通过适宜的膳食来调养身体、延年益寿的观念与方法,通常被称为 “饮食养生”。广东地区的煲汤文化,大致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。据史书记载:“岭南之地,暑湿所居。大家笃信汤有消热去火之效,故饮食中不可无汤。”
广东人 喝汤的习惯与湿热的气候有关。也就是因为岭南地区地处热带、亚热带,夏长冬短,夏季雨热同期,常给人以炎热潮湿之感,这样的气候容易使人肠胃敏感、消化功能较弱,所以羹、粥、汤这类易于吸收的流质状食物比较流行。
中药食材(图源:广东卫生信息)
加上喀斯特地貌导致水中钙含量较高,兼多温泉硫的含量也多,这种含钙、硫较多的水质,饮用后易上火。不愿灌“苦药”调养的广东人就通过结合中医药理,研发出各种 美味的靓汤,也由此形成独具特色的 药膳养生文化。
广东人对煲汤的偏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:
一是 “出味”,二是 “啱饮”。
“出味”
指通过熬煮使食材的味道融入水中。
“啱饮”
则主要体现在按时令、气候及个人身体情况煲汤。
(图源:人民日报)
广东养生靓汤时至今日
仍然在食补良方中为人称道。
健脾、养颜、补血、润肺、止咳......
依照食材的寒、热、温、凉特性,
讲求“五味相调,性味相合”,
各种不同功效的养生靓汤应运而生。
广东人往往依据不同时令,
煲不同的汤来喝:
春湿则喝祛湿汤
夏热则喝降暑汤
秋燥则喝下火汤
冬寒则喝温补汤
......
无论是家常餐还是外出聚餐,
饭前一汤是惯例。
正是应了那句俗话:
宁可食无菜,不可食无汤!
广东汤
有煲汤、炖汤、滚汤、羹汤4个类型,
喝得最多的便是煲汤和炖汤。
据说广府人的家常老火靓汤就有
超过一百三十多款!
秋冬之际,宜温补,
那广东人的汤谱都有哪些呢?
秋冬养生汤走起~
1
粉葛赤小豆鲮鱼汤
论最有名的当然要数“亚洲第一汤”
粉葛赤小豆鲮鱼汤!
粉葛赤小豆鲮鱼汤(图源:人民政协网)
曾被载入《顺德美食精华》一书,粉葛赤小豆鲮鱼汤有清热毒、生津止渴和去除湿火的作用,亦可用于糖尿病,落枕、脾胃虚弱等治疗,是人们清心火首选的一款汤。鲮鱼肉嫩细滑,汤汁鲜美清甜,但要小心鱼骨卡喉,尤其是提醒小朋友注意。
如果心动想下厨的朋友,
不妨按照以下方法尝试:
用料:鲮鱼500克,粉葛300克,赤小豆l00克,姜片100克,糯米酒100克,陈皮少许,盐、糖、味精各适量,上汤3000克。
粉葛赤小豆鲮鱼汤食材(图源:光明网)
制法:将鲮鱼宰好洗净,粉葛洗净切块,赤小豆洗净备用,然后将锅洗净,烧热下油放少许姜片,把鲮鱼放入锅内煎至金黄色,注入上汤,再放入粉葛、陈皮、赤小豆、糯米酒等煲汤料,先猛火煲半小时后慢火煲1小时,调味即可。另外,鲮鱼可用纱布袋装起煲汤,以防骨刺。
2
无花果瘦肉汤
无花果瘦肉汤
秋天气候干燥,易引发便秘、鼻腔干燥、声音沙哑等,赶走秋燥,一款养生家常汤无花果瘦肉汤轻松搞掂!
3
椰子竹丝鸡汤
椰子竹丝鸡(图源: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)
竹丝鸡也称乌鸡,性平味甘,滋补肝肾,益气补血;而椰肉滋阴清热、红枣健脾补血骨......美味“食补”,有功效又兼顾口感,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拒绝的理由。
4
五指毛桃炖鸡汤
五指毛桃炖鸡汤(图源:全景网)
用国家公认的汤料皇——五指毛桃煲出来的汤具有清肝降火、舒筋活络、止咳化痰、安神养颜等多种功效,加上补益作用的鸡肉,满口都是鲜的味道,隐约又含淡淡的椰香,令人回味无穷。
5
玉米胡萝卜煲猪骨汤
玉米胡萝卜煲猪骨汤(图源:广东卫生信息)
猪骨去血水,放玉米胡萝卜
再添些蜜枣和姜片......
汤品香软清甜又能清肝明目。
这款汤简单易做,
既美味可口又营养健康,
最受有孩子的家庭青睐。
在广东几乎人人都会煲,
最需要的无非是耐心等待的时间。
单是闻着热腾腾的香气,
就已经幸福感爆棚!
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
“独门汤谱”和“煲汤秘籍”,
但正宗的老火靓汤必须出自
煲汤届的一代宗师
——土生土长的广东人。
他们论起喝汤的学问来也头头是道。
喝汤又有哪些“学问”呢?
饭前喝汤
“饭前喝汤,苗条又健康;饭后喝汤,越喝越胖”,这话在不在理由从小喝汤长大的广东人自个儿说了算。当然有所质疑的话看看研究给出的佐证也就无可反驳的了:在餐前喝一碗汤,能减少10%左右的摄入量,可以让人少吸收100-190千卡的热能。
饭前喝汤,一方面,给口腔、咽喉、食道加些“润滑剂”,使食物能顺利下咽,防止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,有利于消化和吸收;另一方面,这个习惯可以帮助增加胃部的饱腹感,以免正餐吃过量,适合有减肥需求的人群。
喝汤不弃“渣”
虽说广东人以前有“吃肉不如喝汤”的习惯,但早有实验证明肉类营养并不能完全溶解在汤里,因而,不能单喝还要吃适量的肉。
体质有别,莫贪喝
体质不同的人应选择适宜自己的汤品。老火靓汤多以鸡、鸭、猪骨、猪肺等为主料,富含蛋白质。蛋白质代谢也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,从而增加肾脏负担。随着年龄增长,肾小球滤过率会逐渐降低,因此,老年人不宜喝太多老火靓汤。
心急不宜喝热汤
刚刚煲好的汤,趁热喝对口腔、食道、胃黏膜损伤极大,65度以上的热饮会增加食道癌的风险。最好的温度在50度,因为我们的口腔、食道、胃黏膜能够承受的温度最高是60度。
如果自小就喝着“老妈靓汤”长大,
汤实在承载着太多家庭的回忆了。
父母探望在校的孩子,
提着裹得严实的保温盒
带来温热的滋补汤,
而有人等你回家喝汤是来自家庭的宠溺。
(图源:健康三水)
因为每一啖汤
都是用真材实料煲出来的
人间美味和浓情爱意。
煲汤也就成了广东家庭的传统。
而煲汤这项基本烹饪技能
甚至被列入了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教育项目里
所以,
你今日饮咗没?
又是哪款靓汤最得你心?
资料、图片参考 | 南方网、佛山新闻网、人民日报、健康时报、羊城晚报微生活、广州吃货、广东卫生信息、健康三水
嗨,你还在看吗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